2023年3月27日 3月27日 星期一 济南
道教中国化
关于道教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2015年5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 2016年4月22日至23日,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他再次重申“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隆重召开。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十九大报告体现了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中国宗教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宗教中国化不仅是我国宗教工作及信徒信仰实践的重要指南及发展方向,也是中国宗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道教中国化是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构成,在道教中国化的学术研究方面,社会各界对于其必要性、其概念本身的界定、其开展路径进行了大量研讨,形成了诸多有影响力的成果。本文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通过一些实地调研,来探讨和思考道教中国化的路经。

一、道教中国化的主要内涵

1、道教中国化的主要内涵是当代中国化

北京大学张志刚教授认为:“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包含三重融入,即中国宗教要真正融入“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特别是当今中国社会”。这里所讲的“三重融入暨学理根据”,其理论内涵就是国际学术界在全球化时代所关注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认同”亦即“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从这“三个认同”的内在关系来看,“文化认同”又被视为“最高的认同”或“根本的认同”,“真正融入中华文化”乃是“真正融入中华民族与中国社会”的根本要求。

中国社会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前党委书记赵文洪研究员认为,“宗教中国化”应具有三部分特质:中国的各宗教认同中国、中国文化、中华民族,适应中国社会,吸收、融入中国文化。这一要求是最基本的身份认同,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只有以中国为自己所属所忠的祖国,以中国文化为自己所属所敬的文化,以中华民族为自己所属所爱的民族,才具有对国家安全、宗教和睦、社会进步发挥积极作用的思想基础和感情基础。没有这三个认同,就不可能有任何对国家、社会、民族的责任与义务意识。所以,三个认同作为“宗教中国化”定义中的第一项。[ 赵文洪《关于“宗教中国化”定义的理论思考》,《中国宗教》2018年第8期]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宗教,是中华民族自己创建的宗教,是中华文化的产物,并且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存在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问题。因此,道教中国化的主要内涵就是社会认同,就是当代化、时代化的问题,也就是如何适应当今中国社会的问题。道教要在保持其固有的中国特色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以更好地适应新社会,服务新时代。

道教中国化的主要内涵是当代中国化,即要充分认识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发展方向、时代特征和战略目标。道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道教要与我国当今的时代发展相适应,也就是要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相适应,要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相适应。

因此,道教中国化就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要与时俱进地同我国国情、社会制度、时代要求、主流文化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对接融合,积极融入到当代中国社会和主流文化中,用符合时代特征的教理教义和文化精髓,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提供智慧和动力。同时,又需要对自身传统进行完整审视,深入挖掘道教教义体系中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积极因素,不断自我调整和更新,实现道教的现代化转型,用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回答社会关注、民众关心、信众关切的当代社会生活问题,更好地促进道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发挥出道教应有的时代价值。

2、关于中国化与本土化

关于道教中国化,很多人有误解,或不理解,或认为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本土宗教,不需要中国化;或认为道教中国化是伪命题,毫无实际意义。这些观念严重影响到道教中国化建设,必须提高认识,消除误区。为此,需要厘清中国化和本土化的概念。

宗教本土化是指宗教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时呈现出的某些改变和带有地域性的特征。宗教的本土化侧重在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文化传统发展起来的宗教在输入地所发生的属地性改良。如历史上佛教传入中国、日本后,都与本地的文化相融合,形成各具地域特色的中国佛教、日本佛教等。那么,宗教的本土化在中国实际上就是宗教的中国化,任何一种外来宗教,在中国得以传播、发展,必然会或多或少地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传入地有所不同,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宗教中国化不仅包含外来宗教的本土化,还包括中国各大宗教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国情的认识和适应,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与本土化相比,中国化的主旨要义是在突破疆域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加强我国制度性宗教与国情历史的深度融合,增进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对国家、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就是要求各大宗教“在政治上自觉认同、在文化上自觉融合、在社会上自觉适应,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时代进步同频,成为社会建设的和谐因素与国家建设的积极力量。”

在当前中国存在的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产生于中国的本土宗教,其发源于中国社会,其信仰、教义、人物、神灵、建筑等等都是中国原生的,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因此具有“中国化”的良好基础,也可以免去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摄环节,但同样需要关注政治认同和社会适应两个层面。道教面临着能否与时俱进、革新教义、清整戒律、创新管理等自身建设的重大挑战,面临着能否团结和带领道教信徒在党的领导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使命,面临着能否思考和解决当代人类难题并予以中国化和道教化表达的重大机遇。因此,宗教中国化也同样适用于道教,“中国化”中的“中国”是现代中国,包括道教在内的任何传统宗教,都有现代化和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二、道教中国化的具体路径

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需要身体力行的实践过程。它不是临时或短暂的任务,而是一个长期的目标。道教走中国化的道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伟大而艰难的深刻历史变革。因此,道教中国化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具体的路径和方法。

关于道教中国化的具体路径,宗教管理部门、学术界和宗教界都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讨,提出过很多宏观的设想和具体的方案。特别是作为道教中国化主体的道教界人士,更是有着非常实质性和具体化的思考及探索,提出了诸多颇有见地的具体路径,进行了诸多颇有成效的实践活动。

中国道教协会李光富会长提出,要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提到的具体措施包括开展道教文化研究、发展道教医学养生学、编纂道教文化典籍、加强道教团体自身建设、倡导文明进香、开展公益慈善事业、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

我们通过对多地道教组织和宫观的实地考察,对于各基层宫观从事道教中国化的具体实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道教中国化的具体路径,有了更一步的认识和思考。总结起来,我们认为,道教中国化的路径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把道教宫观建设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二是以慈善事业为抓手,充分发挥道教服务社会的功能;三是以养生思想为核心,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服务;四是以生态道观为目标,助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

1、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把道教宫观建设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场所

习总书记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道教徒应尽的神圣职责和突出使命。弘扬道教优秀文化,增强道教的文化自信,发掘道教文化智慧,是道教中国化的重要内容。

道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伦理道德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道教文化中蕴含着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的思想资源。同时,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自己的经典、教义、戒律、思想、仪式等,在道教的经典教义当中,亦有着诸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非常契合的地方。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基本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都可以在道教经典中找到相通的思想资源和契合点。

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道教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让道教的思想智慧更好地服务社会,利益大众,让道教宫观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是道教中国化的重要举措。

上海道教界在这方面有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多年来,上海城隍庙力求把庙观打造成弘扬传统文化的场所。上海城隍庙的道教音乐特色鲜明,建有“江南丝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上海城隍庙道乐团是上海市首批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乐团收集、整理、传承道教音乐,为“上海道教音乐”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乐团多次出访日本、新加坡及欧洲,将上海道教音乐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弘扬到国外。另外,上海城隍庙举办的“祭城隍”大典、春节期间系列法会、清明普度法会、中元节太平公醮、下元节谢太岁法会和冬至普度法会,以及举办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传统民俗活动,向社会开设免费公益国学班等,都是上海城隍庙努力适应时代,复苏和更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举措。

在上海城隍庙的示范下,上海白云观、青浦城隍庙、虹庙、崇福道院、长宁三泾庙、川沙城隍庙也相继向社会开设了免费公益国学班。各大宫观渐次打造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习所。

2、以慈善事业为抓手,充分发挥道教服务社会的功能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导言曰:“加快发展慈善事业,对于新形势下调节利益分配、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增进社会和谐,对于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意识、营造良好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当今社会,慈善已经成为宗教界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也是宗教界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渠道。道教作为我国慈善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缓解贫困人群的生存危机,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方面发挥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上海道教界的慈善活动开展多年,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是上海道教服务社会、融入社会的窗口,是上海道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具体实践。

截至2017年,上海城隍庙慈爱功德会已有注册会员600余名,形成了一支有一定规模的义工队伍,举行了公益慈善活动250余场,4500余人次参加活动,受助对象达 1.1万多人次。主要活动包括:赈灾、助困、助学、助残、扶老、义诊等社会公益慈善项目,其中的许多项目都是针对当时社会的需要而设计,非常具有创新性。如“慈爱行”是上海城隍庙慈爱功德会每周日、周二上午的固定活动,义工们准时上门探望社区独居老人。独居老人需要陪伴和聆听。上海城隍庙慈爱功德会希望通过这样的互动,来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帮助老人消除寂寞,提升老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总之,道教历来就有“齐同慈爱、济世度人”的优良传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道教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参与社会服务,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道教界的智慧和力量,这应是道教中国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3、以养生思想为核心,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服务

对于道教在现代社会中生存情况的变革及设想,上世纪中期,陈撄宁先生就提出自己的主张。牟钟鉴先生在陈撄宁先生的基础上,设想道教现代化的四个层面的内容:“在信仰的层面上,要把道教的神仙信仰变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在养生的原则上,要把道教的性命双修扩大为一种普遮性的理念;在养生的方式上,要学习道教养生思想,把内养和外炼、静功与动功结合起来;在治病的途径上,要把道教医学与西方医学结合起来”。陈先生以及牟钟鉴先生基于道教养生学为中心的设计思路的确值得我们借鉴。

王卡先生指出:道教的养生术及其他方技是非科学的,但绝不是无理智的,更不是全无效验的。与道教理论基本相通的中医药学,也是非科学但有效验的。中国传统宗教和文化是一种自发演进形成的原生文化,其形成的路径和成果与西方文化和科学完全不同,但各有特色。

道教因为追求长生成仙,十分重视身体的健康问题,往往实践一些有益于健康的养生方法,如导引、行气、服食、辟谷、存神、胎息等属于今天所谓“气功”的养生方法。道教徒同时学习医学,《道藏》中保留下无数的药方,对道教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实际上,道教医学不仅涵盖而且超越现在“中医”的范畴,中医大多治疗身体疾病,而道医则不仅通过养生、修炼等办法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还关注人的精神问题。

2011年9月23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国际上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而屠呦呦获奖的药物“青蒿素”,其灵感即源自道士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内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医道同宗”“十道九医”之说,可见道教医学、道教养生学对我国传统医药学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随着中华传统医学日益重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道教医学及养生学的发掘与普及,对于促进全民健康,焕发古老道教的现代活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辛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报告多次谈到“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不仅提出了健康优先的原则,而且明确主张“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因此,如何进一步挖掘整理道教的医药、气功、养生、健身等医学养生学思想及其技术,为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做出更多贡献,在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方面积极作为,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服务,是道教中国化的重要任务。

实际上,现今的道教宫观里也不乏这方面的人才,很多道士都拥有道教武术、道医养生方面独到的技能。很多道观义务为信众或社区群众教授太极拳等养生知识,发挥道观服务社会的功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总之,道长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服务社会,服务信众,为健康中国助力,为创造人民美好生活服务,是道教中国化的路径之一。

4、以生态道观为目标,助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

道教教义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道教在千百年的实践中也一直践行生态环保的理念,道教在生态文化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可以为全球生态治理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智慧支持。

道教教义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都含有道性,所谓“一切有形,皆含道性”,故人和天地万物是平等的,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人类应尊重自然,对万物利而不害,辅助万物自然生长,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谐共存。因此,道教主张保护自然环境,爱护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

道教的这种道通天下、万物归道的理念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生态智慧,这种智慧就是以道生万物为本体,把人类、社会和自然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来看待,主张万物平等,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顺应自然规律,维护生态平衡,这种古老的生态智慧对于当今全球性生态和谐、环境保护等焦点问题的应对和处理都具有启发意义。

近两千年来,中国道教一直践行着道法自然的和谐理念,不断进行植树造林、美化环境、保护动植物、禁止滥伐等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生态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道教历史上,道士们常常喜欢选择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名山洞府进行居住和修炼,并且依山傍水修造宫观,宫观周围绿化美化,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尽量禁人樵采狩猎,使得他们所居之地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洞天福地、人间仙境。在历史上曾有所谓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说法,这些洞天福地就是历代道士们所追求的理想的修炼场所,也是他们倾注了大量心血进行找寻、开发并保护而形成的。而且历代道士们在利用这些洞天福地的时候,并没有进行破坏性的开发,而是依山形地势修建宫观,种植并保持丰富的物种,不惊扰鸟兽的栖息,人与自然水乳交融,体现了道教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反映了道教的生态环保意识。道教的生态理念和环保实践为解决当今世界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能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如今,中国道教继承关于生态保护的优良传统,提出了“文明敬香、合理放生、建设生态道观”的主张,旨在引导信众文明敬香。指出敬香贵在敬香者内心清净、感通神灵,以“清香三炷”或“心香一炷” 为宜,杜绝燃烧“高香”,尽量减少香、蜡、纸、炮及其包装对道观和周边环境的污染。目前,一些大型道观如北京白云观、北京东岳庙、上海城隍庙、苏州玄妙观、海南玉蟾宫等,都已实现免费提供环保香,杜绝信众烧高香,以保护环境,力争建成生态型、环保型道观。

道教界倡导的生态道观的思想和行动,不仅在道教宫观自身实现环保生态,而且从国家法律、道教信仰和公序良俗等方面积极引导广大信众文明敬香、合理放生、保护生态,发挥了道教界对生态文明的贡献,对青山绿水的保护,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助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汪桂平)